下沙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论坛(EC通行证)

QQ登录

QQ登录

下沙大学生网QQ群8(千人群)
群号:6490324 ,验证:下沙大学生网。
用手机发布本地信息严禁群发,各种宣传贴请发表在下沙信息版块有问必答,欢迎提问 提升会员等级,助你宣传
新会员必读 大学生的论坛下沙新生必读下沙币获得方法及使用
查看: 5707|回复: 23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高考,这样一路走来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擦汗
    昨天 09:14
  • 签到天数: 2395 天

    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    跳转到指定楼层
    1
    发表于 2006-6-8 00:16:0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        在关注了自己或者亲朋好友参加高考的孩子们之后,人们对于“高考”方方面面的关心仍然是热情不减,这也许是时下国人共有的一个“高考情结”。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高考制度建立距今已经半个多世纪,恢复高考也有近三十年了,关于“高考”的一些往事是那样令人难以忘怀……

      1952 各校单独招

    生结束,实行全国统一招考 6 v! A4 `# m' z

    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统一招生、统一考试,始于1952年。1949年各高等学校沿袭旧制,自行命题、自定时间、单独举行招生考试。1950年,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出了新中国第一个高校招生考试文件,统一公、私立高等学校的报考资格、必考科目、考试及发榜时间,并“允许各校自行招生”、“报中央教育部备查”,同时要求各大行政区实行“全部或局部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生”。当年东北、华北、华东三大行政区73所学校即实行联合招生。1951年,全国东北、中原、西北、华北、华东五大行政区普遍实行联合招生。1952年,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第一次明确规定,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招生考试,考试结束后,由教育部主持在北京统一录取。这应该是我国高考制度的第一次重大改革。对此,原《中国考试》杂志编委会杨学为主任说:“从此,在中国结束了高等学校单独招生考试的历史,开始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新纪元。”

      其后的1953年由全国统一录取改为由大行政区招生工作委员会组织录取。1958年变全国统考为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组织考试,变大区组织录取为分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组织录取。1959年,恢复全国统考,仍为分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组织录取。从1959年开始,形成了沿用多年的全国统一考试,分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录取的高考体制。

      1966 停止招生六年,考场关闭十年 2 R# w3 H1 R3 t! P

      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发生直接导致高校考试和招生制度的废除。1966年7月24日,国家在一份通知中作出“从今年起,取消考试,采取推荐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”的高校招生改革决定。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高考一经取消,其他也就成了一句空话。从此,全国所有高校招生一停就是六年,高考考场关闭长达十年之久。

      1972 恢复招生,推荐入学 # c9 r7 u' D" ?

      1972年,全国高校恢复招生,执行“自愿报名、群众推荐、领导批准、学校复审”的招生办法,从“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农兵”中招生。此前的1968年,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历时十年之久的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,这就切断了高中毕业生直接上大学的桥梁。

      1973年4月,国务院在当年的高校招生工作《意见》中强调要“重视文化程度,进行文化考查”。其后的招生工作中,许多地方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文化考查,这一措施促进了知识青年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,却激怒了“四人帮”。从此,高等学校招生中简单的文化考查被迫流产。

      1977 恢复高考,改写十二届“中学生”命运2 ?( _7 o4 p7 S" z/ l9 G

      “四人帮”被粉碎和邓小平同志的复出,是中国高考的一个历史机遇。1977年,一年中开了两次全国高校招生会,这是建国至今唯一的一次。第一次招生会是在太原召开的,从6月29日开到7月15日,教育部以“来不及改变”为由,决定仍然维持“文革”中推荐上大学的办法,并将方案送出上报中央。据当年教育部学生司招生处宋葆初处长回忆:“当时虽然已经粉碎了‘四人帮’,但是‘左’的思想禁锢、‘两个估计’、‘两个凡是’还是一些人行事的标准,甚至在教育部负责人的头脑中,也不敢突破这条封锁线。”

      8月3日到6日,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。会上,武汉大学查全性副教授率先倡议恢复高考,一呼百应,与会的科学和教育界人士也都主张立即恢复高考,并建议如果时间来不及可推迟当年招生时间。这些意见得到小平同志的支持,他果断要求教育部立即把报送中央的报告追回来,并指示招生会议重新开。

      第二次招生会议在北京召开,从8月13日一直开到9月25日,历时43天。虽然事前有邓小平同志的有关指示,但一些人总是不能从旧框框里跳出来,会上最大的障碍和阻力就是1971年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上通过的《纪要》,“推荐上大学”这种招生办法似乎成了金科玉律。其实,与会的绝大部分代表心里都不支持《纪要》,但没多少人敢站出来打破这块坚冰。会上随即流传开一首打油诗:“招生会议两度开,众说纷纭难编排。虽说东风强有力,玉(育)门紧闭终不开。”9月19日,邓小平同志就此严厉批评了教育部负责人,此后,招生工作会议的整个氛围为之一变。10月12日,国务院发布“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”,废止了在“文革”中“四人帮”推行的高等学校*“群众推荐”招收“经过两年劳动实践的初中毕业生”的办法,恢复了“文革”以前行之有效的一整套招生办法。这一年的冬天,12届中学生、570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10年的考场。

      1999 高校扩招,上大学机会翻 Y0 o6 z; z1 ]3 `

      1999年6月,党中央、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,确定了积极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。为贯彻这次会议精神,决定从当年起大幅度增加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。

      对于我国高校连续6年扩招的成果,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育部2004年度工作会议上说:“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万人,居世界第一,毛入学率超过19%(注:1998年的毛入学率为9.8%),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6年内翻了两番。”

      应该注意到的是,从2002年起高校扩招增幅在逐年下降。据有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,2005年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475万人,比上年增加28万,扩招增幅已降到8%左右,而近几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的增幅却在逐年上升。数字表明:2004年,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723万人,较上年增加110万,增幅为17.9%。2005年,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直达867万,较上年净增144万,增幅为19.9%左右。有关部门预测,2006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将突破1000万,增幅可能会更高。这说明,经过6年的较大规模的扩招,我国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,高考竞争依旧十分激烈。

      2000 春季高考,打破“一考定终身” 1 H+ `* k* b4 J' X9 L. s9 {3 W

      2000、2001年,教育部先后在北京、安徽和内蒙古、上海4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增加了普通高校春季招生考试。试行春季高考,是为了给考生创造更多的上大学的机会、鼓励一部分社会青年继续深造,“给考生多了一次机会”,切实扭转“一考定终身”的尴尬局面,同时促进高校加快专业改造、提高办学效益。举行春季高考,形成了每年有“两次考试、两次招生”的新模式,高校有了更多的自主权,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权。春季高考规定,除高等学校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学校在校生外,凡符合有关规定者均可在“夏考”之外再选择参加“春考”。

      然而,近几年,考生对“春考”逐年失去热情,春季高考屡遭冷遇,报考人数和招生院校不断缩减。2004和2005年,内蒙古与安徽相继暂停春季高考,北京也有在2006年取消春季高考的意向。据有关人士分析,试点省区纷纷叫停春季高考的主要原因有三点:一是招生院校中民办高校居多,公办高校不积极,本科生的招收人数过少,重点大学极少,热门专业不多;二是应届高中毕业生规定不能报考,招生的对象多为落榜复读生,春考逐渐沦为“落榜生的接收站”,导致考生报考率下降;三是许多考生仅将春季高考当作夏季高考的“练兵场”,报名后考上了却不去上学,让招生学校陷入尴尬。此外,由于种种原因,招生院校大幅度减少和不断增长的夏季高考录取率,也是导致春季高考报名人数大幅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。据报道,2003年的北京春季高考是设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年,有5800多人报名,而2004年仅有2200多人报名,比上年减少了一多半。

      与三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春季高考变冷甚至叫停不同的是,上海2005年的“春考”报名人数多达8926人,较备受冷落的上一年猛增35%,且参与春季招生的高校进一步增多。

      有关部门直言,曾经肩负着“打破一考定终身”使命的春季高考正陷入进退两难境地。

      2002 实施“3+X”方案,考试科目多元化& L4 }: L" X! p7 } j& l2 }' j, G

      “3+X”高考科目改革方案是由教育部1999年2月推出的,广东和江苏、浙江、山西、吉林五省先后于1999、2000年进行了改革试点,2001年扩大到18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。2002年,全国除台湾外所有的省市都加入了“3+X”高考科目改革的行列。

      在全国进行的“3+X”高考科目改革,具有多元化的特点,计有“3+文科综合/理科综合”、“3+文理综合”、“3+综合+1”、“3+大综合+1”、“3+综合能力测试+X(选考科目)”等多种形式,目前,全国大部分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采用的是“3+文科综合/理科综合”的模式,按此规定,“3”为语文、数学、外语,是考生必考科目,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,数学不再分文理科;“X”为“文科综合”、“理科综合”,由考生根据报考院校和专业选择。其中,文科综合包括政治、历史、地理,由文科考生选考;理科综合包括物理、生物、化学,由理科考生选考。

      1993年之前,全国高考科目为传统文理模式,文、理两个类别各考七个科目:文史类有语文、政治、英语、历史、地理、数学(文史类);理工类有语文、政治、英语、化学、生物、物理、数学(理工类)。1994年以来,配合当时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实行,全国高考科目普遍实施的是“3+2”模式(“3”为语文、数学、外语,“2”为文史类的历史、地理,理工类的物理、化学。其中数学分文理科)。

      2003 告别“黑色”七月,尽显人文关怀 ) M! Q7 o+ s; t+ F5 r# x+ L

      2001年,经国务院同意,教育部做出决定,从2003年起,全国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,定在每年的6月7、8、9日三天。1979年以来,我国的高考时间一直为每年的7月7、8、9日。教育部更改高考时间主要有三个原因:一是每年7月初我国一些地区较易出现洪涝灾害,加之当时已进入盛夏,容易给考务准备及复习迎考带来困难;二是可以避开高温天气和自然灾害,有利于考生身心健康、提高考试质量和素质教育的实施;三是7月初考试,造成了大学招生录取时间相对滞后,而将高考提前到6月份,将使招生录取工作时间相对充裕。从此,“黑色七月”这一曾表露考生苦涩无奈的词汇从流行语中彻底退出。让人们始料不及的是,这一年,“非典”恶疾大行其道,让当年的考生饱受复习教学时间大大缩短和“非典”疾患威胁的“双重压力”之苦。

      考试时间的变更,与高考的其他改革比起来,看似不足特别称道,但其中有那样多的内涵,应该说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,那就是在变革中也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人文关怀。

      2004 自主命题,“全国卷”改“地方卷” + B* U* b, `, u' u) x/ r% ] I( ]

      2004年,由教育部批准在全国逐步推行高考“统一考试,分省命题”的新举措,由部分省(直辖市)进行自主命制全部或部分高考科目试题的试点。上海是最早于1985年获得“分省命题”权和拥有“地方卷”的(目前,“上海卷”与“全国卷”并存,上海单独命题的称“上海卷”;知青子女和支内、支边、支疆子女等返沪参加高考的考生使用“全国统一命制试卷”简称“全国卷”)。2002年,北京实行了部分高考科目单独命题。2004年增加天津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湖北、湖南、辽宁、重庆等9个省市单独命题。同时,北京高考中的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5个科目全部实行自主命题。2005年新增山东、安徽、江西三个试点省份。至此,连同北京、上海,全国已有14个省(直辖市)实行“统一考试,分省命题”。有关专家认为:在部分省(直辖市)实行“统一考试,分省命题”的办法,意味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“平稳过渡”之后,将在全国实现综合科目试卷由“全国卷”向“地方卷”的“软着陆”,这应该也是确保高考科目改革顺利进行,进一步增强考试科目中“X”的灵活性,增强高等学校招生的自主权和考生学习的选择权的一项重大措施。

    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   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2
    发表于 2006-6-8 00:31:00 | 只看该作者
    不是今天不要发高考主题嘛!  破例?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擦汗
    昨天 09:14
  • 签到天数: 2395 天

    [LV.Master]伴坛终老

    3
     楼主| 发表于 2006-6-8 00:39:00 | 只看该作者
    QUOTE:
    以下是引用fimqad在2006-6-8 0:31:00的发言:
    不是今天不要发高考主题嘛!  破例?

    正常的不是不能发。。我发的还会有问题啊
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4
    发表于 2006-6-8 08:21:00 | 只看该作者

    高考一路走过来,感觉还是象在昨天
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5
    发表于 2006-6-8 09:07:00 | 只看该作者
    真快,N个高考过去了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6
    发表于 2006-6-8 09:39:00 | 只看该作者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7
    发表于 2006-6-8 10:57:00 | 只看该作者
    高考--已经不怎么有印象了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8
    发表于 2006-6-8 11:02:00 | 只看该作者

    现在又想再来一次高考

    不知道是什么结果  应该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失败了吧
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9
    发表于 2006-6-8 15:10:00 | 只看该作者

    飘过,过去的总会过去,该来的总会来~~~
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10
    发表于 2006-6-8 15:32:00 | 只看该作者
    高考 记忆模糊啊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11
    发表于 2006-6-8 19:04:00 | 只看该作者

    有一点点的怀念,有一点点的心痛,有一点点的抱怨。。。
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12
    发表于 2006-6-8 19:34:00 | 只看该作者
    高考,永远的伤痛,永远的快乐!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13
    发表于 2006-6-9 17:34:00 | 只看该作者

    怀念高三的奋斗时光,仿佛就在昨天
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14
    发表于 2006-6-9 17:59:00 | 只看该作者

    高考结束一周年去吃了一顿好的

    庆祝一下

    当年我们考的时候觉得挺漫长的时间

    到现在一下子就过去了

    好快啊
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15
    发表于 2006-6-9 20:42:00 | 只看该作者

    好想再去高考
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16
    发表于 2006-7-26 15:53:00 | 只看该作者
    高考该撤了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17
    发表于 2006-7-26 15:54:00 | 只看该作者
    刚考完……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18
    发表于 2006-7-26 16:04:00 | 只看该作者
    记忆犹新呀,我刚考过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19
    发表于 2006-7-27 14:48:00 | 只看该作者
    我高考的时候就忘记了这是高中生涯的最后的测试,然后糊涂的过去了,现在的茫然还不如再上一回高三,找回那种充实的生活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

    20
    发表于 2006-7-27 16:15:00 | 只看该作者
    再一次路过~``
    回复 支持 反对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关闭

    下沙大学生网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