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8L要把CORE赶下神坛!AMD带领Intel前进五大步!
<span class="tpc_content"><font size="2">AMD将在明年中期发布新一代Barcelona (K8L)架构,尽管时间落后与INTEL,具行业内部消息,K8L全面革新的架构,以及突破性的3级缓存设计,把CPU的浮点、整数新能推一新的高峰,全面超越CORE,将重夺性能冠军宝座,这也是AMD能够吸引INTEL铁杆盟友DELL叛离的重要原因之一,美国老牌PC公司apple也即将宣布加强与AMD方面的合作,与此同时,INTEL为应对K8L发布带来不利影响,宣布在2007年第二季度(K8L再第三季度发布,耐人寻味),大幅降低CORE的价格,降价最高可达60%。 <br/> K8刚刚出来的时候,AMD说我的技术已经领先INTEL两年,我想对这些严谨的高科技公司来说并不是夸夸其谈,的确在CPU发展的最近几年内AMD一直主导着CPU的发展方向,不过我很佩服INTEL否定自己的勇气和强大的研发实力,在短短一年内停止错误前进方向的步伐,并且能够开发出全面压制主K8的CORE出来,看来INTEL已经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市场推广,不重研发的风格!<br/> 但是CORE战胜的仅仅是三年前的K8,AMD开发K8的工程师三年来并没有一直在休假,INTEL面对众多自己的铁干盟友的叛离,种种迹象表明现在INTEL面临的压力还是非常的大的! <br/> 有这样一家公司,其市场价值达到1150亿美元,在半导体领域一直处于领导级地位,但是在最近几年时间里,却被一个市值只有120亿美元的弱小对手困扰着,相信您已经猜到,这就是Intel和AMD。<br/> AMD一直是一个主张创新的公司,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,他从一个追随者渐渐转变成了领跑人,我们猛然发现,AMD已经不再活在Intel的影子里,而是开始跳出来正面与Intel对抗,在处理器发展的道路上,很多时候,AMD甚至将Intel甩在身后,让Intel不得不追随其脚步。<br/> 两家成立仅相差一年(Intel 1968年/AMD 1969年),但一直以来,Intel都是以统治者的身份出现,而AMD则一直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,在过去的数十年中,两家公司之间发生了很多事情,我们不妨来简要回顾一下AMD的几个不同阶段。<br/> 在1982年,IBM迫使Intel同AMD签署协议,使后者成为8086和8088处理器的第二供应商(IBM的政策规定至少有两家公司为其供应芯片)。但在1986年,Intel单方面废除了合约,1987年AMD上诉,最终在1994年加州最高法院判AMD胜诉。在1995年,Intel与AMD签署协议,允许后者使用286,386和486微代码,尽管协议的具体细节属于高度机密,但从后来的发展来看,其内容应该还附加了一些东西——任何增强x86架构的技术,都免费共享,这也是为什么后来Intel可以参考AMD64技术,AMD则可以免费使用SSE指令集的原因。<br/> 可能连IBM也想象不到,当初的一个商业行为,成就了现在的AMD。在这个阶段,AMD一直是以生存为目的,追随Intel的脚步,也可以说是依附于Intel,他没有对抗的资本。<br/> AMD最近一次向Intel宣战,应该是2005年中起诉Intel垄断,这被喻为是“进入21世纪以来,全球影响最大的反垄断案”,也是继微软与IBM达成和解后,反垄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。同时,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在裁定Intel违反了日本反垄断法,也是对AMD最大的支持,同时也标志着开始有足够的资本来挑战Intel。<br/>● 第一步:AMD64技术<br/><br/> 对古老的x86架构进行扩展,从而实现同时兼容32位和64位运算,以顺应环境的发展,这一理念是由AMD率先提出,但当时Intel曾多次公开对此进行否定和嘲笑。事实证明,2003年发布的针对桌面Athlon 64以及服务器/工作站Opteron处理器,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,兼容32/64位运算,使平台过渡顺利而稳定,Intel不得不在2004年2月宣布推出支持64位运算的Xeon处理器,可以说是第一次跟在AMD身后前进。<br/><br/> 关于Intel是否照搬AMD64技术,将其改名EM64T后加以应用,这个在之前曾引发了激烈的口水仗,最终当然也是没有个结果。从处理器微架构的的角度讲,使传统的x86架构支持64位扩展技术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。实现x86-64,只是需要更多(16)、容量更大(64位)的通用寄存器,更多的128位SSE寄存器(16)以及线性的64位寻址特性。<br/><br/><br/><br/> 上面是x86-64的寄存器架构图,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它和x86架构相比,只是做了某些扩展。所以我们可以预期,不管是AMD64还是EM64T,从架构本身来讲可以说是一致的,只是实现方式各有不同,正所谓殊途同归。<br/><br/> 不论Intel是否抄袭了AMD的技术,在64位的支持上,AMD的确是走在了Intel前面,并且改变了处理器的发展方向。按照Intel原来的计划,是要大力推广IA64架构Itanium系列,并且日程上要落后许多。如果没有AMD,绝对不会出现当前64位普及的盛况。<br/><br/>● 第二步:多核心架构<br/><br/> 除了64位运算,在多核心架构方面AMD也可以说是棋先一招。当AMD最初设计K8架构时候,将内存控制器集成到处理器内部,实际上已经是在为未来的多核心架构做准备。未来当AMD 90nm工艺成熟时,就可以轻松实现双核。在2005年4月,AMD正式发布了10款双核Athlon 64 X2和Opteron处理器,从而揭开了双核时代的序幕。<br/><br/> 同年5月份,Intel正式发布双核Pentium D,两家在时间可以说没有区别,但从产品角度来讲却差距巨大。Athlon 64 X2仍然基于K8架构,由于先前为多核架构做好准备,所以产品非常成熟,性能上也十分出色。而Pentium D则总给人仓促上阵的感觉,其只是由将两颗单核Prescott核心封装在一起,而并非原生双核,这也引发了之后关于“真假双核”的激烈口水战。这样的设计使核与核之间的沟通必须通过FSB,并且需要新的芯片组支持。在性能上,Athlon 64 X2基本上比同档Pentium D要高出20%,在游戏上的差距会更大。Intel古老的Netburst架构已经无力回天。<br/><br/><br/><br/>Pentium D双核心非原生<br/> Intel双核从8系列到9系列,工艺的提升,频率的提升,加入防病毒和虚拟化等特性,但由于性能低下,发热量大,所以市场反响并不好,只有各别如PD 805/820等低端产品获得认可,这也使Intel几个财季的成绩表现不佳。直到2006年7月份酷睿2处理器的发布,才可算Intel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双核产品。<br/><br/> 在多核心架构上,可以说AMD又领先了一次,同时再次影响和促进了处理器的发展方向和进程。2006年末双核能够做到如此的普及率,AMD功不可末。<br/><br/>●第三步:整合内存控制器<br/><br/> 从K8架构开始,AMD将原本在北桥中的内存控制器整合到了处理器内部,这一创新的举动当然招来了竞争对手的非议,Intel表示这样的作法显然不如自己的FSB架构,就在2006年6月,Intel发言人还公开表示,集成内存控制器的做法存在如“过于依赖内存规格”、“增加CPU针脚”以及“增加CPU核心尺寸和发热量”等缺点。<br/><br/> 但是不知何故,在最近的roadmap中我们看到,未来Intel处理器也将计划整合内存控制器,那么将如何克服以上的缺点呢?一个有趣的问题是,Intel是否会跟随AMD采用NUMA(vs. SMP)在未来的处理器架构中呢?<br/><br/>● 第四步:HyperTransport<br/><br/> HyperTransport由AMD与IBM、Sun、德州仪器、NVIDIA和ATI等100多家厂商共同研发的端到端总线技术,它可以在内存控制器、磁盘控制器以及PCI总线控制器之间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带宽,并且延迟更低,在2001年首次发表时恰巧赶上Intel发布3GIO(也就是PCI Express),当然,Intel保持一贯作风认为HyperTransport并没有必要。<br/><br/> 但之后的发展证明了HyperTransport存在的意思,AMD平台优秀很大程度上是受HyperTransport总线的支持。不久前Intel发表了一项名为Common System Interface" (CSI)的新总线技术,将使用在Core微架构下一代的Nehalem微架构中,但实际上该技术与HyperTransport可以说是异曲同工,Intel CEO Paul Otellini信誓旦旦的表示,它将比HyperTransport表现的更出色,更快的速度,更低的延迟。<br/><br/> 我们不得不佩服AMD的工程师们,K8架构中的很多设计理念实在太棒了,有些甚至是超前的思想。像整合内存控制器和HyperTransport这类技术,确实左右着处理器的发展,同时也引领着Intel未来处理器的设计路线。<br/><br/>● 第五步:AMD开放性Torrenza计划<br/><br/> 早在2004年,HyperTransport联盟曾经发布过一项HTX技术,即HyperTransport I/O总线扩展界面技术,专为高性能系统设计,厂商可以通过此插槽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扩展。基于这个概念,今年6月份,AMD正式发布了Torrenza Innovation Socket插槽,并且对厂商公布Opteron处理器插槽规格,也就是说第三方厂商可以根据需求,自己开发协处理器,与Opteron搭配使用。<br/><br/> 按照AMD的描述,一片双插槽主板,其中一个插槽安装Opteron处理器,另一插槽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一个协处理器,借助HyperTransport总线的低延迟,高带宽等优势,使系统的整体性能达到最高。AMD收购ATI后还打算最终将ATI的显示功能添加到它的处理器设计中去。第一步是将ATI公司的芯片插到Torrenza插槽中。<br/><br/> 包括Cray、富士西门子、惠普、IBM、以及Sun等服务器OEM领导厂商,都 支持Torrenza这项开放性的创新计划,并计划测试Torrenza Innovation Socket插槽。藉由Torrenza计划,AMD64运算平台成为整个产业创新的开放式环境;举例而言,通过HyperTransport技术连接通道,将非AMD的加速器连接到AMD64系统,即为此创新之一。 <br/><br/> 面对AMD Torrenza计划,Intel反映也很迅速,公布了代号Geneseo的细节,并且同样计划开放架构。其设计理念与Torrenza类似,但是由于AMD已经拥有HyperTransport,而Geneseo还是基于PCE Express之上,很多功能无法实现,所以普遍认为Geneseo只是Intel抛出对付AMD的缓兵之计,待到CSI设计完成后,可能会发布一个基于CSI总线的Torrenza。<br/><br/>● 后记<br/><br/> 为了不让这篇文章的观点出现貌似一边倒的局面,这里不得不要说一下Intel最新发布的新一代Core微架构。实际上,Core微架构的发布,让Intel在处理器架构方面重新回到领先地位,其五大创新特性,强调性能/功耗比等都非常值得肯定。但我们无法否认,在最近的两年多时间里,AMD很多地方的确在引领着处理器的发展方向,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带领Intel前进。</font></span><br/> 下次自己的电脑不用再做渲染工作可以换AMD了
页:
[1]